走路也有學問?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覺得很無趣,走路哪有那么多事,誰不會走路。但事實還真不是那么簡單,養生的學問可多著呢,這走路就是其中之一。別人的路,未必適合你,同樣,你的路別人也不能夠效仿,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行走是人類最好的補藥?!边@是西方醫藥鼻祖希波克拉底的一句格言。的確,走路也是一門養生之道;多走路,好處多。中醫認為,人在走路時,全身七經八脈都跟著一起活動。走路可以活動關節、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鎮定神經系統、鍛煉腿肌、腹壁肌、心肌,并能鍛煉大腦皮層,使腦細胞更活躍,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不信?看看這里:
1.防心臟病
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
2.防大腦萎縮
研究表明,保證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還能有效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癡呆,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幾率降低50%。
3.防糖尿病
其實控制糖尿病并不難,若能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鐘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堅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則能降低42%。
4.防下肢靜脈血栓
步行的過程就是雙下肢肌肉收縮、舒張,這就如同液體泵一樣,使血液由肢體遠端回流到心臟,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動,避免下肢靜脈血栓。
5.減少頸椎病
步行并伴以抬頭挺胸、頸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動,有助于緩解長期伏案導致的頸肩背部肌肉、韌帶、關節的疲勞,對于預防和治療頸椎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6.有益腸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強肺功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對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場行走革命。在很多國家,人們已經把行走作為21世紀人類獲得健康、長壽、幸福的健身法寶。盡管具體方法各異,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步走,行走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
據調查,人們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勢都太隨意,只有6%的人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也就是說,還有94%的人平時白走路了。
正確地走路是,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于用力,心情舒暢,步伐輕松,颯爽英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將正確走法歸納為四個要點。重要的是四個方面的動作要協調成一個動作。
1.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后舒展。這樣,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其次,兩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
需要指出,即使兩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脊柱伸直后,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并使身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采用這種姿勢。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
最后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于邁大步,而且腿部有從后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于堅持。
2.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并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于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似的。后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
3.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后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后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后腳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腳掌的其余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
4.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里。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松松垮垮。
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
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
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
正確的走路姿勢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身體也能夠充分的得到鍛煉,本來一天就很辛苦,千萬別讓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行。
下一篇:手指甲凹凸不平,原來誘因是這個! 上一篇:睡眠才是最好的“十全大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