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健康中國”的進程中,必須堅持中西醫并重,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11月1日在京舉行的首屆“中醫藥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和中醫藥界人士一致認為,如果不能在政策層面高度重視和加以保護,中醫藥的發展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國中醫門診量共計16億人次,出院病人約3200萬,這兩個數字超過了英國和法國門診總量和出院病人的總和。但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陳珞珈提供的另一組數據卻讓人心驚:1952年全國中醫共有50萬名,西醫4萬名;到2015年,中醫人數總計52萬名,而西醫人數增至170萬。
從業人數只是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西醫發展的不平衡?!爸嗅t藥的繼承和創新,我們喊了多年,但事實上繼承非常不夠,創新遠遠不足?!标愮箸煺J為,“用西醫西藥的模式管理中醫藥,嚴重擠壓了中醫藥的發展空間?!?
以執業資格為例,現行執業醫師法對中醫執業行醫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一些民間中醫雖然醫術高明甚至身懷絕技,但難以獲得正式的行醫資格。陳珞珈表示,這導致一些很有價值的民間中醫資源以及民間珍方被閑置浪費。
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陳珞珈在會上發言。
另一方面,中醫教育的現狀則讓人憂心。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章琦經過調查發現,目前不少中醫藥大學的學生為了畢業就業,只有三分之一時間學中醫,其余時間分別用在學西醫和學外語上,以至于一些中醫專業畢業的博士生連把脈都沒有真正掌握,這是中醫藥傳承面臨的更棘手的問題。
中藥資源難以進入銷售渠道則是另一個焦點問題。章琦以一款中草藥消毒液產品為例解讀了中醫藥入市之難?!疤祗@牌”消毒液是依據傳統中藥發現經過十年時間研發的一款純天然植物產品,對細菌、病毒乃至瓜果蔬菜農藥殘留清潔效果十分顯著,且不包含任何化學成分,無任何毒副作用,不產生過敏反應,與市場上80%以上含有化學成分的進口消毒液相比優勢明顯。但它進入市場的過程歷經坎坷,迄今為止難以進入醫院、醫藥超市、商業超市以及幼兒園等適銷渠道,只能借助直銷和微商等方式勉力生存。
從國際背景下觀察,中國中醫藥正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商務部原巡視員劉作章認為,中醫藥保護和發展要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中醫藥既要注重傳承,也要加快創新,政府尤其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他甚至建議,主管部門有必要采取“挽救性保護”的方式,為專利申請、藥品注冊等開通綠色通道。
長期來看,必須堅持中西醫均衡發展。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秉昭認為,中醫和西醫遵循不同的醫學原理,要善于將中醫的包容性和西醫的前瞻性結合起來。他同時指出,未來人類健康不會是什么大問題,而養生是大問題,這是中醫的強項。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會證明中醫藥的生命力。
與會人士認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頒布,是今后十五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對于中醫藥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好時期?!凹訌娭嗅t藥傳承、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既是每一位中醫藥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也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責任”,章琦說,“中醫藥確已到了挽救和發展的緊要關頭,我們必須凝聚社會共識,共同為中國中醫藥文化的延續作出努力”。